6 min read

創意雖千變萬化,但過程卻是亙古不變

對於如何展開有生產力的創新,存在一套系統性的方法

  1. 有意識的往返於收集素材與連結想法之間
  2. 試圖將想法寫下,反覆回顧,避免一氣呵成
  3. 儘早輸出越好,並且從最小可行性產品(MVP)開始
Creative products are always shiny and new; the creative process is ancient and unchanging.
創新的產出雖千變萬化,但產出的過程卻是亙古不變

想要從激烈競爭中勝出,善於創新已是必要的手段。然而即便創新重要,它卻看似難以捉摸。跟一般人的直覺相反,創新的產出雖千遍萬化無法預測,產生它們的過程卻出乎意料的充滿紀律與固定不變。

一般人想到創新,第一時間腦中浮現的畫面是 : 一個孤獨的藝術家,把自己關在房間內,從空白的畫布開始他的創作。

然而實際上是不可行的。

這是因為可靠的創新就必須要面對資源與時間有限的壓力,若要仍能如期如質的輸出,就不可能每次都從空白的畫布開始。

Innovation depend on a routine that systematically brings interesting ideas to the surface of our awareness.

真正可靠的創新,需要以系統化的方式,讓有趣、有幫助的想法可以被我們意識到。

從這樣的視角可以說創造力的泉源在於優秀的資訊處理能力。

因此當沒有想法時,正確的下一步並不是繼續蹲在空白的畫布前發想,而是走出去觀摩他人的作品,與人交流以搜集更多的素材來迭代自己的想像。

發現新的連結才是創新工作真正的核心。
沒有人是真正憑空開始,大家都是建立在前人的肩膀上。

實際上好的內容不一定是寫出來的,更常見是組合而來的,像是以不同的視角去重新定位(repurposing) 或是轉譯(translation) 過去的產出。

創新工作的標準過程

創新工作有兩種階段:

  1. 發散階段(Divergence) : 用來創造新的想法,本質上是混亂跟隨機漫步的
  2. 收斂階段(Convergence) : 去蕪存菁,必須做出斷捨離的決定

可靠的創新仰賴能有效率地發現新連結,而效率源自有紀律地遵循標準的做事方式。先前的文章「如何有效處理資訊」提及的「寫下、分類、萃取、輸出」四個處理資訊步驟,正好對應這兩個階段 :

收集與分類對應想法發散的階段,而萃取跟輸出則呼應著收斂的過程
  1. 發散階段(Divergence) : 對應 寫下收集 與 分類整理
  2. 收斂階段(Convergence) : 對應 萃取重點 與 輸出分享

這兩個階段並不是一步到位的,而是反覆往返循環的:當你覺得手上的資訊已經足夠,就是該做輸出的時候; 相反的,若輸出時感到詞窮,就是你應該啟動下一輪的素材收集的時機。

做越多的研究、收集越多的素材,但遲遲不做輸出,會給人莫名的安全感:好像有在前進,但因為遲遲沒有真正的行動,其實對最終的結果是沒有任何實質進展的。

所謂「至善者,善之敵」一直處於準備的狀態是拖延最危險的一種形式,當準備本身成為了一種拖延,就必須做出改變。

相對的,當想法越是發散、越是充滿想像力,而自己越是追求完美主義,斷捨離的痛苦就會越大且猶豫,也就會越難從發散轉為收斂,這是創新工作最具有挑戰性的地方。

展開創新的實用建議

善用三個技巧展開有紀律的創新:

  1. 先將想要包含進來的想法、Quotes、片段佈滿在空白的畫布上,直到收集到的素材達到一定的臨界質量後,才開始試圖思考如何將它們連在一起。這麼做有用的原因在於收集素材的工作本質是發散的,而將他們重新組合成為一個合理的故事卻是收斂的思考,有意識地將這兩個歷程分開讓創作更高效。
  2. 將每次的思考與下一步的計畫刻意寫下來,除了避免靈感被遺忘外,也允許未來可以不斷迭代回顧。因爲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產出往往不是短時間內的一氣呵成,而是長時間無數短跑的集結。
  3. 以最小可行的產出(Minimal Viable Product, MVP)進行輸出。當時間拖延得越久,它所帶來的問題往往大於它解決的:這是因為創新是一個不斷試誤的過程,越晚開始輸出就越晚獲得學習的機會。

從另一個視角來看,創新是學習的副產物。有效地學習在於有意識的展開再創造,將習得的新知識重新以自己的話表達、用自己的方式組合跟連結,成為新的創作,然後儘早做輸出跟外界交流,以啟動下一輪的新學習,並且以執行力作支撐,周而復始滾動循環。

(參考資料 : Tiago Forte. (2022) Building a Second Brain.)